清洁知识聚焦:超声波的清洗原理
超声波在超声波在本质上和声波是一样的,都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过程,超声波和声波的区别仅在于频率范围的不同。声波是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,一般认为声波的频率在20~20000赫范围内,而振动频率超过20千赫以上的声波则称为超声波。超声波中振动频率在100千赫以下的称为低频超声波;振动频率在100千赫以上到数十兆赫的称为高频超声波。用于清洗的超声波所采用的频率为20~400千赫,属于低频及高频超声波的范围。
超声波清洗时,在超声波的作用下,机械振动传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中,使清洗液体内交替出现疏密相间的振动,液体不断受到拉伸和压缩。疏的地方受到拉伸,形成微气泡(空穴);密的地方受到压缩。由于清洗液内部受超声波的振动而频繁地拉伸和压缩,其结果使微气泡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破裂。微气泡破裂时,周围的清洗液以巨大的速度从各个方向伸向气泡的中心,产生水击。这种现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到,即在清洗液中可以看到有剧烈活动的气泡,而且清洗液上下对流。此时若将手指浸入清洗液中,则有强烈针刺的感觉。上述这种现象称为超声空化作用。
(2)因空化现象产生,由冲击形成的污垢层与表面之间的间隙和空隙渗透,由于这种小气泡与声压同步膨胀,收缩,产生像剥皮那样的物理力重复作用于污垢层,污垢一层层被剥开,小气泡再继续向前推进,直到污垢层被剥下为止。这就是空化二次效应。
(7)空化阂与清洗液温度有关,清洗液温度升高,对空化有利。但清洗液温度过高时,气泡中蒸气压增大,因在气泡闭合期增强了缓冲作用而使空化减弱。而温度还与清洗液的溶解度有关。对于水清洗液较适宜的温度约为60度。
在超声空化作用一定时间后,被清洗件上的污垢逐渐脱落(当然也有清洗液本身的作用在内),这就是超声波清洗的基本原理。
超声冲击波能在液体中产生微冲流,具有搅拌作用。在不相溶的两相液体中,微冲流能促使两液相面加速互相分散,具有乳化作用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超声波清洗机?
- 五金件除油应该注意哪些
- !超声波洗眼镜机终于有了家庭版
- 模具注塑机温度过高会造成那些后果?
- cleanlaser激光清洗机哪里有卖? 用于轮胎模具的清
- 超声波清洗机的价格为什么相差大
- 注塑模具清洗方法有哪些?
- 洗衣机什么牌子好 洗衣机品牌排行榜【详超声波
- 养猪场水泥漏粪板模具需要定期进行清洁
- 铝材喷淋清洗剂KEM-1025 铝喷淋清洗剂高效解决商